200404市場掃描
2004-04-05
國內油市
中油、臺塑漲油價民生物資蠢動
中油公司三月二十四日宣布自即日起漲價,調漲汽油及柴油價格,每公升各漲零點六元,平均漲幅百分之三點五六,當時臺塑並未跟進,而中油因此次調漲幅度大,晚間部分加油站已有車潮排隊要加油,部分民眾也質疑,總統大選疑雲未解,股市震盪,中油卻在此時漲價,恐影響民生物資連帶飆漲,無視民生之苦。
中油認為,由於國際油價居高不下,中油一直承受極大漲價壓力,但是礙於國營事業身分只好以一月盈餘苦撐,但是日前國際油價突破每桶三十八美元,中油只好選擇漲價反應成本,但因是晚上才公布,也宣布自即日凌晨起正式調漲,因此,一公佈已有部分加油站湧進車潮隊伍,搶加油。臺塑在二十六日也跟進漲價。
台塑斥資百億 蓋四座全球最大乙丙烯儲槽
台塑企業將斥資百億,在兩岸共興建四座全世界最大的乙烯、丙烯儲槽,每座容積4萬公噸,比中油新的乙烯槽大三倍,是台塑企業布局兩岸及全球石化貿易業務的利器。
台塑企業主管指出,四座儲槽中,三座位於台塑麥寮六輕,另一座將落腳在大陸寧波北崙技術經濟特區。麥寮六輕的三座中,有兩座是乙烯槽、一座丙烯槽,大陸北崙的是丙烯槽。位於麥寮六輕的乙烯槽已開始興建。中油1.5萬公噸的乙烯冷凍槽,是由日本川崎重工施工興建,台塑企業的超級冷凍槽工程,則由德國工程公司取得。
中油囊括二高三座加油站
中國石油原本在中山高速公路服務區所附設的加油站,今年初全部改由台塑石油接手後,讓中油在高速公路加油站的龍頭地位,拱手讓人。為搶回高速公路加油站的經營版圖,中油最近以七百多萬元代價,標下第二高速公路清水服務區加油站的經營權,並於今日開幕,使得二高現有的關西、東山以及清水等三個服務區附設的加油站,全是中油的天下。
中油台中營業處經理陳奕伸表示,未來二高的名間以及屏東等兩地的服務區,若擬開放附設加油站的經營權,中油也將積極參與投標,讓二高服務區的加油站,全數成為中油的經營版圖。
石化業建言 陳武雄:盼成全石化業四大期望
石化產業儼然如國內產業的火車頭,和桐集團董事長陳武雄表示,扁政府繼續執政後第一要務,應放在創造台灣更好的經濟環境,及建構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對產業界來講,扁政府選後有必要加速制定清楚的台灣石化業發展政策,儘快完成高雄煉油廠就地更新與乙烯產能提升計畫。
陳武雄表示,過去數年來,台灣政府沒有清楚的石化政策,使石化業者失去目標與方向,特別是中油體系的石化業者,受限於上游原料不足以及高雄煉油廠遷廠的疑慮,發展一直受到限制。
陳武雄強調,石化業期待高雄煉油廠能夠就地更新,並且盡快在高雄增加一百萬公噸以上乙烯供應量,其中林園是石化業最期待的地點,如此一來,石化業將有數個投資案可以順利進行,對台灣競爭力有很大幫助。包括石化業等台灣產業界,對選後的四大期望,分別為創造出優良的投資環境、規劃出合理簡便的租稅結構、增加優質的就業機會,並建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呼籲扁政府繼續執政後應趕快落實。
搶賺大陸錢 中油傳捷報
為了搶進大陸油品和石化原料市場,中油公司近期展開大規模西進行動,並已和大陸三大石化集團取得密切合作關係。中油旗下五大事業群紛從中國大陸傳來捷報,包括煉製事業部擊敗台塑石化,拿下大陸一年900萬桶的原油代煉合約;海峽中線原油探勘計畫也正式啟動。
中油煉製事業部最近剛擊敗台塑石化,拿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SINOPEC)各300萬桶原油代煉合約,此外由國內和桐公司轉投資大陸盛台石化,也釋出300萬桶石油代煉合約給中油。中油估計,光是這900萬桶代煉合約,就可使中油產能利用率達到滿載,並且進帳1.5億元台幣的獲利。
除了煉製和探勘事業展開大規模西進行動外,針對大陸汽車成長量驚人,中油潤滑油事業群和大陸長城潤滑油公司合作,委託代銷中油國光牌潤滑油,近日還將擴大代銷規模。
急轉彎 中油釋股 35%供中下游認購
中油釋股方向出現重大轉折,因台聚、台塑等中下游廠商有意另起爐灶合蓋乙烯廠,引發中油的嚴重關注。中油董事長郭進財首度指出,中油和業者是共存共榮、是合作共榮關係,而非相互敵對競爭,中油願意在民營化後,將三五%的股權釋出,由中下游石化業者認購,共同投資參與中油提出來的計畫,一起創造分享利潤。中油該規劃,與先前政策面希望釋股能主要引進外資或國外策略聯盟對象的方向,有明顯的變化。
郭進財強調,雖然中油民營化時程還待敲定,但中油與國內石化企業廠商一向維持合作關係,並不是相互競爭的態勢,所以若中下游石化業者認同中油的計畫,中油願意在民營化後,把中油現有的三五%股權,讓業者認購,共同集資參與中油的擴充產能、整合計畫,共享創造出來的利潤。
北台外海傳油污染 中油:會負責
桃園中油公司因沿海卸油管線漏油,造成海域污染和淡水區漁會近百漁民的漁具和漁船損失,近三個星期以來,漁民還沒有得到賠償,同時,淡水漁會表示還有洲子灣附近的養殖業者,也因海水受到污染而受害。中油十八日指出,目前已交給保險公司處理,造成的損失一定負責。
國際油市
油價兩周內若不掉下來 OPEC將考慮增產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占全球石油產出三分之一強的OPEC官員對目前油價之高有些緊張,OPEC原估第一季原油需求將會下滑,但油價居高不下,使得OPEC對原油供需的預測準度備受質疑。
OPEC資深官員表示:「油價必需在接下來二周內走軟,不然的話就得考慮採取必要的對策。」該名官員並不願進一步指明該對策為何。 OPEC二月份決議減產的原本用意是因應今春的需求下滑,OPEC主席尤斯吉安特洛似已發現其減產決定為一錯誤政策,他稍早向記者改口宣稱OPEC有必要增加油供,他同時支持會員國供油超過配額上限規定的「漏油」行為,他說:「此項違規可作為抑制價格的一項自動調整機制,事實上,現階段我們確實需要增產。」
需求節節攀升 全球石油產能吃緊
華爾街日報引述產業諮詢公司PFC Energy.分析師Roger Diwan的談話報導說,全球需求增加導致原油和石油產能和供應吃緊,可能使油價波動加劇。
報導表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國已達提煉石油的高級原油生產上限,全球煉油業產能也可能無法跟上今年的需求步伐。
報導說,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石油期貨每桶報38.08美元,分析師預期平均報價將達1983年石油期貨開始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以來新高。
中國對南海油氣資源招標問題表示關注
針對外國在南海進行油氣資源招標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三月中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中國對這項做法嚴重關注,他並且重申中方對南海問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
孔泉指出,中國對於某些國家在南海爭議海域單方面進行油氣資源招標的做法表示嚴重關注,希望有關國家盡快糾正這一做法,避免南海局勢進一步複雜化。中方也希望有關的國際石油公司,不要做有損中國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事情。
印尼一油井原油外溢 數百人緊急撤離
印尼人口稠密的〔西爪哇省〕一座油井發生原油外溢事故,導致附近四百多位居民民緊急疏散。
印尼國營石油公司發言人說,這起原油外溢的事故發生在三月16早上,當時工作人員正在為生產作業進行測試,結果油井內的氣壓太高,導致油田噴出大量天然氣、泥漿及原油,意外地點方圓一公里的四百多位居民也緊急疏散,以策安全。不過,仍有四十多人不適,出現頭昏、嘔吐等症狀,隨即送醫治療,並無大礙。國營石油公司表示,技術人員正日以繼夜搶修,希望在一、兩天內能夠阻止原油外溢。
中國亟需立法保障石油能源政策
國際石油市場動盪和中國大陸原油消費量急遽增加,形成中國經濟發展最大隱憂,引起中國當局不安,制定專門保護和開發石油資源的法律已迫在眉睫。
據新華社報導,目前中國大陸有關石油的法規條例出現或分散在其他法律中。沒有強調石油作為國家重要能源的特殊性。
近十年來,經濟發展和私人車輛的增加令中國大陸原油消費量以年均百分之五點七七的速度增長。去年中國首次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國內原油消費量約兩億五千萬噸。其中,進口原油上升百分之三十一,達九千一百一十二萬噸。二0一0年中國原油消費量預料將增至三億噸,約百分之五十需要進口。由於缺乏上述機制,中國油價彈性不足,易受國際油市波動影響。據估算,國際油價每上漲一美元,中國進口石油每桶就要多支出五美元。
印度國營石油公司釋股 市場反應熱烈
印度證券市場史上規模最大的公開釋股案,國營石油暨天然氣公司(ONGC)三月五日起向大眾釋出總值約二十億美元的股票,在推出首日的第一個小時內,就已出現超額認購。市場亦傳出,金融大亨巴菲特也砸下了十億美元資金搶標。
印度政府自三月五日起至十五日止,透過孟買證券交易所,向大眾釋出所持ONGC百分之十,即約一點四三億股的股票,每股售價將在六百八十盧比至七百五十盧比間(一美元約合四十四盧比)。
ONGC是印度首家登上富比世全球四百大企業的印度公司,年度營業額約達八十億美元。
俄稅務單位指西伯利亞石油公司漏稅11億美元
俄羅斯稅務單位指控俄國排行第五大生產企業西伯利亞石油公司Sibneft漏稅十一億美元,消息一傳出該公司股票大跌。由於該公司主要負責人是俄國知名猶太裔財閥阿布拉莫維奇 (Roman Abramovich),此消息一傳出立即受到矚目。
由於阿布拉莫維奇一直被認為是俄羅斯眾財閥中,手腕最靈活者。這次西伯利亞石油公司被指控漏稅消息曝光,此時機又是普亭力挺的新政府即將產生之際,此間媒體指出,以普亭總統對違法財閥的嚴厲態度,阿布拉莫維奇極可能淪為新政府殺雞警猴的對象。
英石油脫售星煉油廠專注中印業務
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Plc,BP)正在脫售它在新加坡的煉油廠資產。新加坡一家本地公司以一億四千萬美元承接了這項業務。新加坡石油公司三月一日宣布,英國石油計劃脫售這些資產給它們。
英國石油正陸續脫售它的非核心資產,並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和印度的市場。較早前,英國石油已經出售了它持有的中國石油公司和新石油價值二十四億美元的股份。英國石油表示,它要將今後業務集中於石化業和擴展在中國的零售業務。它正在出售在馬來西亞的二百四十個加油站和在新加坡的三十個加油站。新石油說,新石油有興趣收購英國石油在馬國的加油站,同時,收購符合它希望成為區域綜合石油公司的戰略。新石油最近收購了一條從印尼通往新加坡的天然氣管道。
大慶油田儲量臨枯竭
新華網報導,佔大陸石油產量約三分之一的最大石油基地(大慶油田),未來7年內計劃一年削減產量約7%,到2010年,原油產量降到3,000萬噸級水平。這意味著,這個在大陸石油開採領域長期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超級油田,原油年生產能力將比2003年減少1,000多萬噸。在現有勘探和開採技術條件下,可採石油儲量已經所剩無多,面臨枯竭。大慶油田管理層和黑龍江省政府希望,通過減產計劃,可以延長油田的經營壽命,為研究後續的全新採油技術和在它的外圍尋找新的油氣資源爭取時間。
據大慶市的官員說,大慶油田多年來一直在積極進行新的勘探工作,範圍包括油田的外圍、中間過渡地帶以及黑龍江省和俄羅斯毗鄰的一些區域。
戰略石油儲備計畫啟動
中國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負責人指出,中國戰略石油儲備計畫剛剛啟動,計畫明年底前建成相當於三十五天原油進口量的戰略石油儲備。預計明年中國的石油儲備將可達到二十一天的進口量,到了2010年將增至二十八天。
油價高漲 油國減產踩煞車
有鑑於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紐約輕甜原油上週已突破每桶三十七美元,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計畫縮小減產規模,四月一日起生效的每日減產量,將由原先決議的二百五十萬桶降為一百五十萬桶,亦即每日總產量將由原先規劃的二千三百五十萬桶,提高為二千四百五十萬桶,以緩和原油供給緊絀及油價上漲的壓力。 據估計,除非OPEC表態有意抑制漲勢,否則油價將直逼每桶40美元。
OPEC第三大原油出口國、同時也是美國重要原油供應國的委內瑞拉,國內局勢更見動盪,挑起市場對該國在前年底到去年初,因為罷工而癱瘓原油生產及出口,導致市場供需秩序驟亂的餘悸。另外,美國能源部表示美國汽油庫存水位在最近一週內持續下滑,則加重今夏供給短缺的壓力。
購買伊朗液化天然氣 中國簽二百億美元協定
經過多次協商溝通,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珠海振戎公司與伊朗國家天然氣出口公司(NIGEC),簽署一份長達二十五年的進口液化天然氣框架協定。中國將向伊朗購買超過一億一百萬噸,總金額達二百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該案已成為世界最大天然氣採購案。
根據協定內容,從2008年起,珠海振戎每年須從伊朗進口25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2013年起,進口量更增加至每年五百萬噸。
珠海振戎指出,此專案的工程設計業已完成,標書也已分發至競標人手中。另外,珠海振戎也已鎖定相關消化液化天然氣的方案,並和中國市場下游用戶落實銷售協定。
中共國發委能源局局長白榮春表示,中國天然氣產業正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預計2002至2020年,中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共需投資2,200多億元人民幣,由於數目龐大,已成為大陸內外投資者爭相搶食的巨大的商機。
車輛動態
戴姆勒克萊斯勒屬意台灣製造賓士方向盤
裝在賓士(Mercedes-Benz)汽車上的方向盤以及充滿品牌魅力的三星徽章,未來極有可能是由台灣製造方向盤的供應商所生產。
由於看好台灣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的製造水準,以及在兩岸市場的供應能力,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DC),來台與國內廿五家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洽談雙方未來合作的採購商機,據估計,DC第一年至少將對國內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釋出一千萬美元以上的訂單。
Mercedes-Benz轎車集團採購總經理Frank Deiss表示,DC來台搜尋供應商,主要是基於提高在亞洲地區當地採購的數量,並降低DC 集團的生產成本,將台灣納入DC每年在全球市場高達一千億元歐元的供應網絡。
由於DC目前正積極在中國大陸市場建造轎車及商用車廠,Seitz也特別肯定台灣汽車零件供應商在兩岸的靈活度與彈性,未來都將成為DC 在亞洲地區整車製造廠的長期供應商。
搶維修客源 中華車發動零件割喉戰
日圓兌美元匯率居高不下、原材料成本又節節攀升,但中華汽車為搶攻過了保固期消費者回廠維修客源,採逆勢操作策略宣布,調降車燈組、保險桿、鈑金件、底盤及引擎系統等三百多項國產零組件價格,平均降幅達20%至30%不等,創中華汽車歷年來調降最大的紀錄,未來降價項目還打算擴增。
業者指出,汽車製造廠及代理商面臨到坊間快速保養廠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消費者過了新車保固期回廠維修比率正逐年遞減,即使顧客滿意度第一的豐田汽車,過了保固期之後,回廠維修比率也只有六至七成,日產、福特及三菱三大品牌年齡五年以上汽車回廠率平均都在四至五成。
業者坦言,國內車市競爭白熱化,國產新車銷售利潤降至一成以內,售後零件收入雖占各車廠營收比重從六%至一○%不等,但利潤率卻達三成以上,業者若想吸引過了保固期消費者回廠維修就得從調降售後零件價格及縮短維修時間著手。
現代車拚 海外兵分多路設廠 嚴重威脅日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韓國現代汽車集團積極擴張海外勢力,已對日本車廠構成嚴重威脅。預料今年現代汽車在全球的銷售量將逾越三百三十萬輛,而首度超過日本本田,成為全球第八大汽車廠商。
報導指出,現代汽車海外投資動作積極,旗下的起亞汽車也宣布將在斯洛伐尼亞投入七億歐元,興建工廠。與此同時,現代汽車目前也在美國、中國大陸興建廠房,擴大生產規模,以期在2010年將全球銷售量擴大至五百七十萬輛,躍升至世界五大車廠之一。
報導指出,2003年現代汽車與起亞合計在全球的銷售量約為二百八十萬輛,而本田為二百九十一萬台。根據現代汽車與本田的生產計劃,現代汽車今年將生產三百三十萬輛汽車 ,本田則是三百二十萬輛台,現代汽車的產量將超過本田。
行銷亞洲調整方向 福斯放棄高檔品牌策略
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德國車廠福斯汽車的亞洲市場行銷策略正全面「進場檢修」,有感於過去強調高檔品牌包裝策略失敗,福斯汽車亞洲行銷策略將進行「改款」,未來行銷策略將轉至調降車價及鎖定較不具品牌認同度的亞洲新一代中產階級消費群。
從三月開始,福斯將試圖扭轉此一失敗的銷售策略,福斯將著手調降部份車款售價,並同步推出一系列電視廣告,廣告詞將標榜:財富不再是社會地位的表徵,智慧才是。福斯汽車去年亞洲地區的總銷量不盡理想,不含中國大陸及日本,僅僅銷出8382輛,台灣占最大宗達5500輛,韓國1600輛,香港及新加坡不到四百輛。
日圓匯率上揚 日系進口車漲2-5%
日圓兌美元匯率上揚,日系進口車幾乎全面喊漲,漲幅2至5%。馬自達台灣總代理宣布,三月12日起全面調漲馬自達進口車售價2至3%不等,和泰汽車也從即日起全面調漲日本進口豐田PREVIA休旅車售價約3%,身為大發汽車台灣地區總代理的合同興公司,今年初趁新舊年式交替之際,順勢調漲售價1萬元,但隨著日本原廠通知鋼材等原材料價格飆升而準備調高出廠價,正醞釀新一波漲價行動。
福斯輕型柴油車 創最低油耗紀錄
要節約能源,車輛業界幾乎都一致朝所謂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Vehicle)發展,但在過渡期呢?剛剛,福斯(VW)汽車便宣佈創下四輪車最低油耗的金氏世界紀錄!
福斯汽車此番創省油車紀錄並非第一次,2001年時便曾以793公升的少量柴油,以80天時間橫跨全球五大洲,這一回,該車廠以一台未經改裝的1.3升Lupo TDI柴油車,由一位奧地利記者兼旅行家普拉納(G.Plattner)駕駛,完成橫跨歐洲20國創舉,總共行駛了4683公里,平均時速達81.69公里,而油資僅花費了90.94歐元,約合台幣3,804元,算一算,等於每行駛100公里僅消耗2.78公升(將近3公升)柴油,創出世界省油車新紀錄,也因此福斯特將此車稱為Lupo 3L!
由於我國自今年起開放柴油小車進口,因此據知國內代理商標達已決定在4月左右引進前述剛出爐的省油車紀錄保持者Lupo 3L以及另一台扭力超強的頂級運動休旅車Touareg之柴油車款,採用十汽缸柴油引擎的V10 TDI。
二十大省油車 Smart拔頭籌
經濟部能源會昨日公布前二十大省油車,若不區分排氣量下,Smart小車拔得頭籌,每公升可以跑二十公里;而1200 c.c.至1800c.c.車種,以DAIHATSU最省油,TO YATA豐田汽車排第二。能源會表示,選購省油車,節省能源又環保,民眾更可省錢,以Smart小客車為例,若每年行駛一萬二千公里,每公升汽油二○.一元計,較最耗油車型節省汽油花費超過三萬元,若每部平均使用年限以十年計算,節省的汽油費足以再買進一部如台塑的MATIZ車。
能源會表示,所有汽車要上市前都必須先送能源會檢測,以符合油耗規定,為使民眾了解國內小客車及機車的燃油使用效率,能源會也編製了一分「車輛油耗指南」,除提供各型車輛排檔型式、門數、排氣量、參考車重、市區油耗、高速油耗、平均油耗、是否配備增壓裝置等資訊,並列出汽、機車別整體排名最省油車輛前二十名,以及依各車輛總排氣量等級排名的前三名,作為消費者購車參考。
政策拉抬 擴大電動代步車版圖
經濟部工業局看好全球正邁向高齡化,對電動代步車需求與日俱增,計畫透過研發經費補助、投資抵減等措施,推動台灣成為全球電動代步車設計、研發及產銷運籌中心,同時帶動下一波電子及控制器等關鍵零組件產業發展。
工業局預估,我電動代步車產量,有機會由今年的四十萬輛,至2008年時倍增至九十萬輛,年產值從今年新台幣一百七、八十億元倍增至三百億元,佔我電動車輛總產值六成,屆時與南韓並列為全球電動代步車主要供應國家。
工業局官員表示,台灣目前並不具備發展電動汽車環境,反觀,電動代步車及休閒車技術純熟,尤其光陽、必翔、國睦、建迪及龍熒等廠家先後加入電動代步車生產行列,帶動電動代步車(含電動輪椅)快速增長,成為台灣發展電動車的利基。
財經要聞
基隆港高雄港擬展開自貿港區招商
因應全球商港競爭,基隆港與高雄港計劃今年下半年展開自由貿易港區招商作業,預估明年初即可營運,而台中港申請設置自由貿易港區作業,現正訂定相關計畫書。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29日審查93年度基隆、台中、高雄、花蓮等四大國際商港預算。高雄港因香港及大陸沿海港口貨運量快速成長,貨物吞吐量受到影響,前幾年全球排名高居第三,去年滑落至第六;而基隆港也從早年的第八名,下滑至30名。
為提升我國際商港競爭力,交通部已指示四大港務局要擴大招商、獎勵民間投資,並實施各項鼓勵優惠措施,吸引航商增加航運基地貨量,加速設置自由貿易港區,全面提升商港營運效率。
信用卡繳稅 今年要加手續費
連續兩年刷卡免手續費讓不少人享受延後繳稅款的小小好康,今年不再了。來自銀行的最新消息顯示,今年以信用卡繳納92年度綜所稅,將面臨發卡銀行反映成本、回歸基本面的狀況;換言之,今年信用卡繳納綜所稅,普遍都要外加手續費!
包括中國信託、台新、國泰世華、聯邦等發卡銀行均表示,今年5月份即將開辦92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所有的手續費率和搭配方案,全都正在簽核當中。基於過去兩年開辦結果顯示,發卡銀行雖有賺頭,但發現收入成果不如預期,而且稅後使用循環利息的持卡人比例僅兩成,繳稅大戶根本不用循環利息。所以銀行今年決定「回歸基本面」,將向持卡人收取信用卡繳稅固定成本作為手續費,目前1筆約在30到50元間。
另外值得注意的趨勢就是,分期付款將擴大運用在信用卡繳稅服務;包括中國信託、聯邦、花旗、匯豐、荷蘭、北商銀、安信信用卡、一銀等銀行都表示,今年都會投入信用卡繳稅分期付款的陣容。
初審過關 計程車免牌照稅
立法院國親黨團三月八日力挺藍營總統候選人連戰開出的競選支票,於財政委員會提案初審通過計程車免繳汽車牌照稅,讓每部計程車一年節省6千到 1萬元的牌照稅。雖然財政部以此舉將使國庫每年流失約3億5 千萬元稅金、稅率已包含在計程車運價,並由乘客負擔而表態反對,但在國親黨團強力主導下,最後仍以初審通過,二讀前須再朝野協商。對於這項結果,財政部長林全表示,「立法院必須對歷史負責」。
林全認為,計程車並非屬於大眾運輸工具,且若放行之後可能連遊覽車、租賃業者也都要來爭取適用,屆時流失的稅款將高達6億餘元。依照目前的稅率,1800到2400cc的計程車,每年牌照稅為6480元;2400到3000cc的牌照稅則為9900元。如此法正式通過,國內近十萬台計程車都免徵牌照稅後,稅收每年減少為3億5 千萬元。
機車新牌照4字不再現
在機車公會的強烈要求下,交通部已同意,機車牌照百位數的「四」將取消,符合國人不喜歡四的習慣,亦減少機車商為顧客領牌的不便。
目前機車牌照個位數及十位數的「四」,其實也都早已消失不見,不過,交通部路政司長李龍文昨日強調,汽車牌照無法比照機車方式處理,因為汽車牌照數量已經不太足夠,而且 汽車牌照有四個阿拉伯數字,一旦百位數的四取消,未來民眾可能連千位數的四也要求取消,如此一來,汽車牌照將很快的就不敷使用。
交通部估計,百位數的「四」取消後,連同原先取消十位數及十位數的「四」,機車牌照將比目前牌照數再減一百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