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市場掃描

2010-11-05



OPEC產量照舊 油價應聲向上衝

占全球石油產出量40%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10月14日召開部長級會議,儘管近期能源需求上升與美元疲軟帶動油價走揚,但會議最終決定維持目前產出水準不變。

OPEC主席帕斯德(Wilson Pastor)宣佈維持現行每天產出量為2,484萬桶原油,不作任何調整,而讓OPEC產出量維持自2008年12 月以來的水準不變。這次部長級會議是自今年3月以來首次召開。

消息一出,倫敦布蘭特油價在當日盤中每桶立即應聲漲至84.79美元,至於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也在盤中上漲0.6%至83.5美元。OPEC重要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在本周稍早已經公開表示,現階段沒有改變每日產出量的需要;沙國並強調,不管是石油產出國或是消費國,大家都對目前的油價水準表示滿意。他認為各國已經非常努力地避免讓經濟放緩,並且期望工業國家不會陷入二度衰退。

 

國際機構上修石油需求 預期油價將落在75到80美元間

上半年全球經濟成長優於預期,看好後續經濟走勢,國際能源總署(IEA)與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接連上修今明兩年石油需求,並持平認為石油均價大約會落在每桶75到80美元之間。

OPEC表示,今年石油需求量上修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全球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另根據世界經濟情勢看來,明年的石油需求將「高度受到中國能源政策所影響」,而美國的需求則仍「難以預料」。

在油價方面,OPEC官員表示,理想的石油價格是在70到80美元之間 ,這是生產者以及消費者都會「滿意」的價格。

IEA並強調,先進國家經濟續航力的不確定性、北美地區汽車節能新標準、巴黎車展都可能帶起電動車風潮,再加上亞洲國家經濟動能變化等幾大因素,都會讓油市供需維持充裕,澆熄市場多頭。

 

全球暖化 浮冰消融 格陵蘭展開石油探採

大半領土位處極地的格陵蘭島,因海域冰封使得鑽探困難,遲遲無法開採。1970年代格陵蘭曾陸續鑽探5處油井,但都以失敗告終。全球暖化後該處海域每年浮冰消融期拉長許多,從而令鑽油成本大幅下降,開始有利可圖。

第一家獲准在此鑽探石油的企業英國凱恩能源日前表示,該公司已在一處測試鑽井的薄沙層內發現天然氣資源,代表該處可能含有石油,而估計單是該公司獲准開採的區域,就可以採出40億桶原油。

儘管石油還未湧出,各方勢力卻已嗅到其中機會,紛紛湧向北極。凱恩能源之外,還有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以及雪弗龍(Chevron)等石油巨擘,也都正在與格陵蘭政府進行協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數據顯示,格陵蘭與加拿大間海床的石油總蘊藏量高達170億桶,光是格陵蘭島東岸沿海就可能擁有比北海還要豐富的油源。

 

BP成功發債 高層同步改組 超額發債35億美元

墨西哥灣漏油危機才稍見平息,英國石油巨擘BP隨即重獲市場信賴,成功超額發債35億美元。同時,BP新執行長杜德利(Bob Dud ley)在10月1日走馬上任前夕,就進行高層人事改組。

在人事案方面,BP發表聲明指出,原任該公司探勘與生產部門主管的英格利斯(Andy Inglis),11月起將離開該公司董事會,並於年底前請辭。同時BP將成立一個新的「安全與營運風險」部門,成立自有的專家團隊,擁有權責可視察監督BP全球業務。

杜德利在聲明稿中表示,這些人事調整的目的是要重建「顧客、政府、員工,以及全世界的信賴」。

在4月份漏油事件爆發後,BP首度在美發行5年期及10年期債券。結果一共售出35億美元債券,超出BP原本設定的20至30億美元發債額度。

 

無法反映油市真實供需情況 美西德州原油指標地位動搖 布蘭特將取而代之

美國日前發生輸油管破裂意外再度引爆美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國際油市指標地位式微的話題,由於WTI近來波動幅度高達歐洲布蘭特原油的2倍,外界認為該數據已無法反映油市真實的供需情況。

石油交易員認為,近期油價劇烈震盪,呈現5月以來最大價差,加上美原油庫存已接近歷史高點,種種跡象顯示西德州中級原油已經成為不精確的全球油市指標,在全球經濟成長之際,無法正確地呈現需求面貌。全球最大原油製造商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自今年1月起已決定不再使用WTI為其訂定油價的基準。紐約油價今年已走跌3.6%,反觀布蘭特原油價格則上揚1.2%,後者反映出全球經濟復甦後、石油需求反彈走勢。

美國能源研究機構Schork Group總裁施洛克(Stephen Schork)表示,「WTI正在喪失其參考的指標地位,布蘭特也同樣具有高品質的等級,不過更具全球參考性。」

 

兩年斥資21.6億美元 中海油將入股美油氣開發案

中國海洋石油將在2年內斥資21.6億美元投資美國油氣開發案,一旦交易完成,中海油將取得該開發案33.3%權益,也將成為首家大規模收購美國陸上能源項目的中國公司。

美國Chesapeake能源公司的執行長Aubrey McClendon表示,中海油將購入該公司在德州Eagle Ford的油頁岩開發權,首期將支付10.8億美元的現金,並另外負擔10.8億美元的鑽探費用,整起交易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中海油副董事長兼執行長楊華認為,這項合作將有助於公司中長期產儲量成長,並為股東帶來可觀的回報。

據了解,中海油曾在2005年計畫以185億美元併購美國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但美國國會卻以國家安全的理由否決了收購案,而中海油在歷經該次挫折之後就一直對海外投資與收購行為採取非常保守的態度,只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海上油田進行小規模投資,直到今年開始才出現明顯的大型海外投資行動。

 

從貸款換石油演變為合作夥伴 中俄合資50億美元 建天津煉油廠

中俄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與OAO Rosneft石油公司決定共同投資 50億美元在天津建設煉油廠,作為俄羅斯投資中國能源市場的一部份,不但是雙方在能源與資源領域的合作也日益密切,也顯示出俄羅斯看好中國能源市場的發展。

根據新華報導,中石化將持有該煉油廠51%的股份,OAO Rosneft則將持有剩餘的49%。整體建造工程預計將在2015年完工,投產後的年煉油量為1,300萬噸,或每日26萬桶,年營收預計將超過600億元人民幣。

Macquarie在香港的能源分析師表示,中國的原油產量已經到達極限,所以強烈需要俄羅斯的石油,而俄羅斯向中國輸出石油的條件之一,就是要入股中國的能源事業,OAO Rosneft這次能在天津煉油廠持股,就是兩國協議的一部份。

新加坡能源顧問公司Tri-Zen認為,由於歐洲市場對俄羅斯原油的需求開始減緩,使俄羅斯開始尋求其它的市場,而中國對於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是雙方一拍即合的原因之一。

 

俄委簽署多項協議 能源合作成重點

10月18日的俄羅斯《新聞報》報導,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第6次訪問俄羅斯期間,兩國共簽署了10項協議。其中最主要的協議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以16 億美元的價格從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手中收購德國Ruhr Oel煉油企業股份,以及秋明英國石油公司收購英國石油公司在委內瑞拉資產的備忘錄。

兩國簽署了有關支持秋明英國石油公司收購英國石油公司在委內瑞拉資產的備忘錄。英國石油公司擁有委內瑞拉三個石油項目的股份:Petromonagas(16.66%)、Petroperija(40%)和Boqueron(26.6%),這三個項目的控股方均為PdVSA 公司。三個項目的年開採量為125萬噸。

 

中石油在土庫曼發現巨型氣田 儲量過萬億

《亞洲時報》10月18日報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在土庫曼阿姆河(Amu Darya River)右岸地區發現了一個大型油氣田。中國工程師估計,這處油氣田的天然氣儲藏量可能多達1.6萬億立方米。這將為連接中國和土庫曼的中亞天然氣管道提供更充足的供應。

《亞洲時報》的報導中說,中亞天然氣管的啟用和大型油氣田的發現表明,土庫曼的能源戰略重心已經從俄羅斯轉向了中國。據報導,為了讓更多國家分享到中亞的油氣資源,美國政府推動土庫曼、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四國開始就TAPI管道項目展開談判,提議修建一條連接上述四國的管道將中亞油氣輸送到南亞地區。

 

與GNPC聯手出價50億美元  中海油可望標得西非大油田

據彭博報導,中國海洋石油與加納國家石油公司(GNPC)合作競標美國Kosmos石油公司在西非的Jubilee油田,共同提出的投標金額高達50億美元,不但全屬現金交易,且總額遠高於埃克森美孚所提出的40億美元,有望成為最終的得標者。

新加坡最大的證券商大華繼顯分析師認為,與歐美大石油公司相比,中國的石油公司涉足海外油田的資歷相對較淺,所以常常會以超額溢價方式來取得品質較好的油田,而賣家也知道,中國的石油需求正在急速上升,所以預期中國政府會在財務上全力支援石油公司取得海外資產。

加納Jubilee油田是西非最大的油田之一,原油蘊藏量估計為18億桶,相當於美國東岸所有的煉油廠4年的原油供應量,如此豐富產量很快就吸引各大石油公司競價。

雖然中海油與GNPC所提出報價非常具有競爭力,但並不保證一定能順利得標。知情人士透露,自從中海油與GNPC報價之後,Kosmos方面就少有回應,因為Kosmos也同時在考慮用IPO上市的方式取得資金,也可以藉此作為向買家提價的手段。

 

成立拉美最大民營能源 中石化拓巴西油礦

西班牙石油龍頭Repsol與中國石化將合資178億美元,成立拉丁美洲最大的民營能源公司,來開發Repsol在巴西的石油礦藏,以及為勘探廣闊的海上油田提供資金。Repsol將持有合資公司60%股權,中石化將投資71億美元取得其餘40%股權。

Repsol表示,透過這項合作方案,其將擁有充足的資金進行所有巴西地區的鑽探計劃,其中包括Guara與Crioca兩大全球石油蘊藏量數一數二的油田。此外,雙方未來在巴西地區的石油競標案,也將以合作或獨立的方式進行。

 

中國石油在新疆發現豐富油藏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的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西北地區油藏豐富的新疆漠北油田發現一處油藏,預計將為新疆新增千萬噸的規模儲量。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新發現的油流處位於漠北油田莫116井區121井和122井,這兩處均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

該公司表示,預計新疆可新建產能近百萬噸。中國石油集團網站稱,據評估準噶爾盆地石油總資源達到86億噸,天然氣總資源2.1萬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股份旗下的新疆油田是中國第四大陸上油田,中國石油集團表示,新疆油田今年的產量目標為2,000萬噸,約合每日400,000桶。

 

各國要求北京 放寬稀土出口

儘管日前中國總理溫家寶公開表示,中國絕不會封鎖稀土市場,也沒禁止稀土輸日,但為避免中國壟斷稀土,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10月12日上午在大使館,召集美、英、德、法、韓等國駐華大使,要求各國聯手讓中國放寬稀土的出口規定與限制。

《朝日新聞》報導,各國大使一致認為,中國的稀土出口規制 「存在問題」。丹羽在會談時指出,各主要國應協調步伐,共同要求中國放寬稀土的出口限制。他說,在解決稀土出口問題上,各國聯合施予外交壓力是必要的。

雖然日方不斷指稱,中國停止稀土對日出口,但中方始終否認有此事。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多次強調,中國官方沒有禁運,但中國企業「自發感情」驅使下的行為「政府也不會干預」。

然而,對掌握全球稀土近97%產額,鏑和鋱所占比例超過99% 的中國,全球各主要大國都憂心忡忡。英國《金融時報》社評也提醒,各國應避免讓中國壟斷稀土。各國應將這些解決舉措聯合起來,不論是透過民間或政府牽頭的形式。

 

用硫磺燻白變大 安徽充斥毒人參

安徽亳州是名醫華佗故鄉、也是大陸目前最大中藥材集散地,不過當地中藥材交易市場,近來被民眾舉發存在「製假售假、以次充好」等現象,賣相佳的人參更被踢爆原來是用硫磺燻製的,消費者食用後可能導致汞中毒。

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亳州藥材市場裡販售假藥的現象十分普遍,常見商家以巴西龜取代藥用烏龜為原料來製作龜板,或用乾燥後的石龍子、多疣壁虎冒充蛤蚧,特別某些常用中藥材「假藥多過真藥」。

在市場中,還可發現不少外皮白皙、形體碩大的人參,消費者一時不察買回家,可能還以為撿到便宜,殊不知這種人參大多經硫磺燻過。大陸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藥鑑定專家何希榮表示,人參用硫磺燻過後會變白,且因不易乾燥顯得較大,「人吃起來的確有害處,長時間後會汞中毒。」

業者表示,硫磺雖有殺蟲滅菌之效,但藥材經硫磺燻過後易殘留硫化物,影響其安全性,因此消費者購買人參時應注意外表是否過白及聞起來是否有異味,以免買到硫磺燻製的人參,花錢又傷身。

 

刷卡加油 聯名卡省最大

國際油價第4季可能出現「旺季不旺」,對開車族是一大福音,但現在國內油價每公升仍在29元之上,銀行業者為搶攻開車族簽單,第4季續推刷卡加油優惠,雖各家優惠不一,但平均每公升降1.6-2.1元不等,開車族不妨善用信用卡加油,每月至少可省300-400元。

看準開車族高於一般信用卡消費額,發卡行持續針對刷卡加油祭優惠,最優還是加油聯名卡,每公升降2.1元。目前只有全國加油A Power卡,以及遠東台塑聯名卡2張,但只有享特定日才享有加油優惠。

若無法在特定日加油,那麼永豐銀的信用卡優惠最大,只要到西歐或全國加油站可享天天加油,每公升降2元優惠。國泰世華、台新、以及匯豐銀等也主打天天優惠,但優惠較少,平均每公升約1.6-1.9元不等。

 

花博60輛油電低底盤公車 低污染接駁運輸

為了符合花博的環保主題,花博的接駁公車,許多都是採環保、高科技低污染的油電混合低底盤公車營運,這次是首都客運引進60輛油電低底盤公車,由北市府補助採購,採美國康明斯四期環保引擎、由國內自行組裝。台北市交通局表示,等展期結束,這些環保公車將投入一般的公車營運。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說,這次一共引進60輛油電低底盤公車,主要零件來自歐美,在臺灣組裝打造完成,車輛起步及時速20公里以下時,都是以電能驅動,時速20公里以上才有柴油引擎行駛,根據統計可以節省25%的油耗,並減少25%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也能把煞車能量回收為電能儲存,一點都不浪費。

 

防龜速車 雪隧應訂最低速限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為解決雪山隧道經常塞車窘況,將自11月1日起調高最高時速為90公里,加上一般有10公里的寬限值,亦即用路人得以100公里時速在雪隧內行駛,預期對提昇雪隧疏運效率,將有正面效益。

雖然最高速限將調高,對於超速行駛者仍將依規開罰,藉以要求用路人仍應以行車安全為要。但因雪隧是單向雙車道佈設,車行其間不能變換車道,塞車時亦然,現問題出在一旦前方遇到「慢郎中」的車輛,最高速限根本無用武之地,後方車輛僅能被迫無奈降低速限「龜速」 而行,其塞車問題依然無解,此乃單方考量提高速限的盲點。

為避免雪隧內因車行速度過於緩慢,而影響後方車輛快速通行權利,甚而發生回堵,應當機立斷配套定出最低速限規定,對於未達最低速限者,亦應配套祭出罰則,在雙重提昇最高及最低速限下,雪隧的行車環境才能獲得立即有效改善。

 

汽車強制險費率 明年3月再降

行政院金管會表示,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費率確定自明年3月1日起調降,汽、機車平均總保費調降約9.5%,汽車整體調降11.2%,機車整體調降7%。

以男、女性年齡在30歲至60歲之間計算,男性自用小客車的強制責任險,1年總保費在調降後可省下新台幣99元,降幅6.6%;女性自用小客車可省下91元,降幅6.5%。

輕型機車2年期保費省75元,降幅9.1%;1年期省25元,降幅5.4%。重型機車2年期保費省19元,降幅1.5%;1年期省2元,降幅0.3%。

金管會表示,強制汽車責任險制度自87年起實施,金管會每年都定期檢討費率,在90至99年間總計8度調降費率,累積降幅達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