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市場掃描
2011-08-05
2012年 油價將再挑戰高點
近期油價再度緩步回升,市場人士表示,原油需求開始步入旺季,市場供需逐漸緊繃,原油價格可望在2012年再度重演強勁走勢。而推升油價續漲有三大理由:供需緊繃、OPEC備用產能不足,以及IEA釋油對市場實質影響力遞減。
首先供需緊繃,每年夏季,旅遊高峰汽油使用量攀升,需求的擴張帶動原油價格上揚,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對於汽油需求的增加,也成為近年推動油價大漲的動力之一。
第二,OPEC增產空間有限,施羅德環球能源股票團隊指出,目前OPEC備用產能已經下滑至350萬桶,未來再增產的空間非常有限,而非OPEC國家對於原油的需求成長仍相當快速,預估今年成長150萬桶,OPEC後續備用產能顯不足。
第三,IEA釋油衝擊遞減,雖然國際能源總署(IEA)近期宣布釋油,但由於釋出的油品無法在短時間完成運送,消費者只能間接受惠短期價格的下滑,需求面並非真正被滿足;而IEA釋出的6,000萬桶原油,只占了利比亞截至7月底所造成原油供給損失的14%,換言之,IEA釋油對市場實質影響力不如預期。
雪佛龍宣布潤滑產品漲價
美國雪佛龍公司於7月中旬宣布9月1日起即將調漲所有潤滑油、齒輪油,以及潤滑脂等產品,漲幅由3到6%。某些特定產品之調漲將超出6%。根據雪佛龍表示,這次漲價是為了反映持續上升的基礎油與添加劑成本。
5月中旬時雪佛龍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宣布所有潤滑產品調漲6-10%,因此潤滑界漲價的走勢並未消退。
巴西石油宣布2247億美元油田開發計劃
巴西國營石油巨頭巴西石油公司7月22日批准了總額為2247億美元的2011至2015年投資計劃,按照計劃,公司將在過去30年來美洲地區已探明的最大油田—“鹽上層”深海油田投入更多資金。據彭博社報導,巴西石油計劃通過債務融資910億美元,以及資產出售136億美元來為新投資計劃籌資,但該公司未透露出售資產的類型。
分析人士稱,盡管新投資計劃在總額上較巴西石油去年提出的2240億美元差別不大,但是在資源配置上,將重點轉向了利潤率較高的業務,以符合投資者的期待。按照投資計劃,巴西石油將把總資本支出的57%用於石油勘探與生產,高於前一份計劃的53%;煉油、運輸和銷售業務的資本支出比率則降至31%。另外,總資本支出的95%將被用於巴西境內的開發業務,計劃在2015年之前實現石油日產能400萬桶。
康菲(ConocoPhillips)分家
康菲公司自3年前開始重整架構,並於近日宣布將在明年6月正式分割為兩家獨立上市公司,分別負責勘探與開採,以及提煉與銷售。2002 年主導康納與菲利普斯合併創造康菲之總裁 Jim Mulva 也將在完成此一重整任務後退休。
在重整完成後,康菲將成為美國最大的純勘探與開採能源公司,主要因為其他重頭能源公司,例如艾克森美孚以及雪佛龍等,並沒有計畫重整為純勘探公司。
康菲預計將出售50-100 億美金的資產,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年購回100億美金的股份。
未來幾年印度潤滑油市場將快速增長
據悉,印度是當前全球第五大潤滑油市場,未來幾年將以年均3.7%的速度增長,到2014年印度潤滑油市場將達到220萬噸。
印度潤滑油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來自於工業領域,因為政府在基礎設施和發電領域大量投資,當前工業領域所需潤滑油約占印度總需求的51%,其中電力領域占24%、化學工業占20%、金屬加工占12%、生產部門占11%、礦業占7%、非路用運輸占7%,其它占19%。
BP若拆業務 市值料增千億美元
英國石油公司(BP)如效法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分拆這歐洲第2大石油生產商的業務,市值料將增加1000億美元。
英國石油正力圖自去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重創中復原,今年表現落後於其3大勁敵,即使油價攀達每桶127美元高點,其倫敦掛牌股價僅漲1%。康菲石油將把煉油廠業務從探勘和生產業務中分拆,瑞士銀行、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嘉誠等銀行分析師建議英國石油考慮類似行動。
英國石油力圖提升獲利的計畫受阻,主要受其與俄羅斯OAO Rosneft的探勘協議破局,加上漏油事件罰款恐達數十億美元拖累。摩根大通嘉誠表示,英國石油的資產每股約價值800便士,總市值相當於2480億美元左右,但英國石油目前市值僅約1470億美元。總而言之,英國石油市值被大幅低估了,或許這代表他們必須採取跟康菲石油一樣激進的方法,或是祭出更佳的策略。
康菲石油分拆計畫則是效法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Oil Corp.)。自其1月13日宣布分拆計畫後,股價迄今累漲23%。
埃克森美孚殼牌 上季大賺
拜油價大漲之賜,油業巨擘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和皇家荷蘭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公布的第二季淨利,分別較去年同期激增41%和97%。
全球最大上市公司埃克森美孚第二季淨利增至106.8億美元,創三年來最高單季獲利水準,優於一年前的75.6億美元。上季原油價格暴漲使埃克森美孚4至6月營收成長36%,增至125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1214億美元。
埃克森美孚說,資本支出及探堪費用達創紀錄的103億美元,壓低了毛利率。分析師預估,埃克森美孚下半年獲利可能難以超越本季,因為跡象顯示油價漲勢可能降溫,布侖特原油價格本季和下季預料將分別下跌6%和3.6%。
另外,殼牌公布的上季淨利是86.6億美元,高於一年前43.9億美元;不計一次性項目及存貨變動,獲利約符合市場預期。但該公司出售部分資產使石油與天然氣的總產量年減2.1%,降至每日約304萬桶。幸虧卡達和加拿大的新投資案今年分別開始開採或擴產,有助彌補減少的產量。
伊朗、伊拉克、敘利亞 簽天然氣協議
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三國石油部長7月25日簽署協議,同意建造一條從伊朗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經伊拉克和敘利亞通往歐洲的天然氣輸送管道。
伊朗代理石油部長說,伊朗天然氣資源豐富,而歐洲國家需要伊朗的天然氣,此項協議的簽署有助於加強三國間合作,確保地區經濟穩定與安全。這條管道名為「伊斯蘭天然氣管道」,全長5600公里,總投資額約100億美元,建成後除了向歐洲國家輸送天然氣外,還可使伊拉克和敘利亞沿途多個地區受益。
南帕爾斯天然氣田是一個特大型凝析氣田,位於波斯灣,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由伊朗和卡達共同擁有。開發計畫將分24個階段完成,由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與卡達天然氣公司共同開發。
中石化新加坡廠破土
於3月便簽立合約的中石化廠進入在新加坡石化重鎮大士南區(Tuas South)正式破土。完工後該廠每年生產量約十萬噸,而大士南的位置對於中石化而言提供接近亞太地區石化樞紐的優勢。這個工程是中石化第一次在中國以外直接投資建設。
完工後該廠將成為中石化亞太地區的主要基地之一,並且將協助中石化發展至東北亞、澳洲、以及新加坡。根據中石化潤滑油分公司總裁宋云昌表示,新加坡的策略性地點以及石油交易名聲都是決定將工廠設立在當地的關鍵性因素。
欠伊朗3百億美元油錢 陸希望以物易物
美國為了逼迫伊朗停止核子計畫,兩年來金融制裁的結果,全球數十家主要銀行和伊朗斷絕往來,造成中國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價值已累積到至少200億到300億美元,卻無法付現,更不能用美元支付,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雙方正在洽談以物易物,也就是中國用商品和勞務來付油錢。
伊朗幾個最重要的石油客戶不能付現,不但使伊朗短缺強勢貨幣的困境日益嚴重,而且造成伊朗央行眼睜睜看著伊朗貨幣大幅貶值,卻束手無策。
石油是伊朗的生命線,而中國和印度合計買走伊朗三分之一的石油,中國今年從伊朗進口石油增加49%。印度已積欠伊朗50億美元油錢,但印度央行去年底收掉一個區域結帳機制,從此無法支付伊朗。伊朗原本威脅,再不付錢,8月1日開始切斷對印度的石油出口,後來改口說石油部長即將訪印,共尋辦法。
印度每天進口40萬桶石油,占印度總需求12%,對伊朗卻幾乎沒有出口貿易,中國則對伊朗經濟扮演要角,2010年雙邊貿易達294億美元。而且由於殼牌和Total等西歐石油大戶顧忌經濟制裁而幾乎退出伊朗,中國擴張在伊朗石油部門裡的角色。
一位前伊朗官員說,「中國和印度其實都樂得不必付現給伊朗,兩國都希望徵得伊朗同意以物易物,然後丟給伊朗一些垃圾,或者用人民幣、印度盧比付錢,不要用強勢貨幣」。
新疆克拉瑪依將打造大陸最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從去年至今克拉瑪依立足大陸西部,面向中亞、西亞、南亞,放眼非洲、俄羅斯,打造成世界石油城的目標正逐步實現。
依計畫,市政府預計再10年時間,克拉瑪依油氣當量將穩定在2000萬噸/年以上,煉油加工能力力爭達到3000萬噸,技術服務水準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石油儲備規模力爭達到1000萬噸,機械製造產業快速發展,工程教育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成為大陸最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
克拉瑪依自1955年發現油田以來,經過56年的建設,在沒有草、沒有水的荒漠戈壁上,建成了大陸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建成了2000萬噸級煉油加工基地, 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710億元,原油產量已連續9年超過千萬噸。
中石油 打進歐洲油品市場
中石油宣布,已與英國英力士集團完成共同設立貿易和煉油合資公司,代表中國已順利打入歐洲油品供應市場。
華爾街日報報導,此項交易已於7月1日完成,中石油將支付英力士10億1500萬美元。新設兩家公司分別為英力士煉油有限公司和英力士第二煉油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倫敦)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兩家合資公司50.1%和49.9%的股權。
合資公司主要涉及英力士集團旗下蘇格蘭格蘭傑莫斯煉油廠,以及法國拉瓦萊煉油廠的原油提煉業務與貿易業務,目前年營業額達150億美元。
中石油倫敦分公司指出,中石油一直想建立歐洲油氣營運中心,拓展歐洲高端市場,與英國煉油廠共設公司,對中石油全球化資源與市場配置有重大意義;搭建歐洲製造與貿易平台,也有助中石油成為具有全球領先地位的國際能源公司。
兩家煉油廠未來還將整合英力士集團現有下游石化業務,形成連結上下游的石化產業鏈。
漏油汙染渤海 中海油瞞報竟免責
美國黃石公園才剛傳出地下油管破裂汙染河域,東半球的渤海油田,也傳出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位於渤海的「蓬萊一九-三」海底油井嚴重漏油,汙染海域面積已達840平方公里。然而中海油內部報告顯示,早在6月4日就已發現渤海油井漏油,但延宕近月才對外說明。
「蓬萊一九-三」是中國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氣田,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中國石油合作開發,作業方為康菲中國。令各界譁然的是,大陸國家海洋局在記者會上將油井作業者康菲石油公司列為責任人,而作為合作方的中海油不承擔責任。
海洋局的調查顯示,這次事故,早自6月初就發現少量原油洩漏問題,雖通報主管機關,但中海油內部自行檢查並未能終止漏油情況,並於6月17日發生海底油井事故,使漏油汙染急遽惡化。
台灣中油計劃投入60億美元用於海外擴張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未來5年每年將撥款最多新台幣340億元(合11.8億美元)用於在海外收購和油氣勘探,因台灣石油資源儲量不斷下降,能源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
儘管中油近幾年通過與大陸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合作加大了上游勘探力度,但台灣仍主要依賴進口滿足其能源需求。
台灣的日石油需求量為120萬桶,其中約60%為中油供應。中油副總經理陳明輝表示,中油計劃在非洲和亞太地區尋找更多原油儲量。而日前在苗栗縣出磺坑發現的天然氣田,初步估計從2012年中開始,每天將可產天然氣9萬立方米。
雙北加油機準確度有進步
油價高漲讓開車族也會斤斤計較,擔心被加油站「揩油」,標準檢驗局因此定期抽檢公、民營加油站使用中的加油機。針對台北市及新北市地區,總計檢查150家加油站,抽檢5,353具加油機,結果是合格有5,324具,不合格29具,標準檢驗局表示,加油機準確度有進步,不合格率也由去年0.6%降至今年0.5﹪。
這次檢查的不合格29具中,有10具是超出檢查負公差,也就是對消費者較有利,7具則是超出檢查正公差,對消費者較不利,另外合格單脫落有12具,而這些不合格加油機,也都已重新申請檢定合格。
標準檢驗局表示,加油機必須檢定合格才可供計量使用,檢定合格的加油機會貼有「同」字之檢定合格單,並且會在流量計附加「同」字合格封印,檢定合格有效期間為2年,而這些使用中的加油機每年也必需接受抽檢。
中油說明油價調整機制
針對國內現行汽柴油浮動油價調整機制,中油公司7月4日再度說明,指出是以70 %杜拜+30%布蘭特的周均價(含匯率)變動幅度80%,作為國內汽柴油價格稅前價調整基準,現行機制並非以單一國際指標原油如WTI、杜拜或布蘭特之單日價格作為調價基準,且調漲與調降均使用同一計算公式。
零件瑕疵 本田召修20萬輛車
日本本田公司所生產的三款車型,因可能在行駛過程中引擎停止運轉,將召回總共達20萬多部汽車進行修理,這三款車中只有Civic是有在台灣銷售的車型。
本田說,牽涉到的車輛,是包括2008年7月到2010年7月所生產的Stream、Civic和Crossroad三種車型,在日本總共有5萬零122輛。另外在海外市場也有約15萬輛問題車,今後也將實施召回。
這次召回的原因,是用於循環冷卻水和輸送發電動力的皮帶脫落,導致引擎的螺絲釘可能出現鬆弛或破損。
BMW 福斯 將登台設點
看好台灣車市,德國寶馬(BMW)、福斯兩大德國車商,傳出有意親自來台灣設立分公司,打破多年的總代理制,最快年底定案,而泛德、太古集團將面臨「總代理」保衛戰。
台灣車市一年30萬輛的規模,進口車雖不到10萬輛,但因為定位屬於高價,市場競爭也相當激烈。近年台灣車市逐步復甦,賓士及奧迪兩大豪華車廠,即已收回原本由中華賓士及太古的在台代理權,直接來台設立分公司,主導在台品牌經營、銷售產品,由於成效優異,吸引其他車廠有意跟進。
汽車業界指出,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之前,BMW就有意收回代理權,不過相關計畫因金融海嘯發生而擱置。如今景氣好轉,傳出BMW將收回代理權,結果將在本季定案。
而德國福斯則是在傳出除了委託裕隆在台代工生產外,同時也有意在台灣設分公司,直接主導在台銷售。
景氣回溫 汽車掛牌數增近3成
行政院主計處表示,今年上半年因國內景氣持續回溫,民眾消費信心增強,汽車新增掛牌數18.9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加28.7%。
汽車新增掛牌數今年第1季大幅增加58.4%;第2季雖有日本311強震衝擊汽車零件供應及去年高基期等因素,仍增加3.9%。
此外,機車內銷也受就業及薪資回升激勵,今年上半年內銷出廠數26.9萬輛,較去年同期增22.4%。
主計處指出,由於汽、機車銷售量增加,帶動上半年車輛類貨物稅收為新台幣2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5%。
減碳 新汽車船明年6月問世
新型汽車船設計趕搭節能減碳風潮,運用太陽能混合動力,船舶行駛遠洋期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甚至可在船停泊時達至零碳排放。日本航商日前公布最新混合動力汽車船的外形及基本設計,預計該船於明年6月完工。
該船配備混合電力供應系統,集合三家公司專家合作開發,將太陽能電池板設在船甲板頂層,結合鋰離子電池儲存電力,可產生160千瓦電力,等同其他船舶系統10倍,號稱全球最強電力系統。
陸車市踩煞車 庫存直線上升
大陸車市上半年銷售不如預期,導致經銷商處庫存壓力大增;預計年底時庫存包袱將擴大到400萬輛;車市不「給力」,也使部分車商資金吃緊。
今年5月以來,庫存周期從2月的48天增加到57天,接近兩個月;一般來說,經銷商庫存45天左右較正常,超過45天便需調整,若超過60天,經銷商便會面臨資金崩盤危險。
專家示警,如果下半年整車廠排產計畫不調整,最終產生的庫存將成為整個大陸汽車業的大災難。
據統計,大陸今年總產銷目標超過2200萬輛。但全國乘聯會預計,今年大陸車市將出現負增長,即便最終銷量與去年持平,約1806.19萬輛,產銷目標與最終銷量相減,400多萬輛的數字也足夠引起各方重視。
中國新能源汽車 逾萬輛上路
由於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大陸「十二五」規劃的七大新興產業之一,在政策強力扶持下,大陸各大車廠近期都將新能源車列如重點發展項目。中國工信部指出,推行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萬輛,其中私人購買新能源車超過1千輛。
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的問題,主要是消費者可選擇的車型太少,阻礙了產業發展。以深圳為例,私人購買只有兩種選擇,而其他一些地區只有一家企業在銷售。
原料價上漲 工具機 Q3獲利不妙
國內工具機產業3月漲價效益,將在第三季陸續浮現,但原物料價格上揚,加上新台幣持續升值,相對壓縮廠商獲利空間,業界評估第三季獲利堪憂,對下半年看法轉趨保守。
台灣區機器公會統計,今年前5月台灣機械設備出口金額達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主要出口市場大陸、東協、印度、德國、日本等均大幅成長,業界第三季訂單已滿單,第四季接單持增加。
不過,新台幣對美元升值、鋼材鑄件價格漲,以及零組件缺料等,仍是業界最大困擾。高鋒工業董事長沈國榮表示,廠商雖然滿手訂單,但軸承、滾珠螺桿等零組件缺料嚴重,平均交期拉長到5至6個月。
另一方面,原物料價格上揚,加上匯率問題,也困擾工具機業界。以鑄件為例,去年3月每公斤才33元,如今已漲至52元,漲幅超過5成;控制器也連漲2次,平均漲幅15%。
全球5百大企業 台灣8家上榜
英國金融時報公布全球500大企業名單,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獨占鰲頭,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位居第二。台灣企業共有8家進榜,排名最高的是第114名台積電。
在今年的排名中,台積電由去年的第133名升至114名,鴻海256名(去年194名)、去年沒進榜的宏達電今年排273名,其他包括台塑石化(315名升至285名)、中華電信(410名升至379名)、南亞塑膠(榜外進到399名)、台化(榜外進到432名)及台塑(榜外進到436名)。
這項排名只計算總市值,以今年3月31日的股價計算,並將數值轉換為美元做比較。
前五大企業為埃克森美孚、中國石油天然氣、蘋果電腦、中國工商銀行及巴西石油。前五大中埃克森美孚的市值增加最多,達880億美元,總市值4170億美元,漲幅27%。
汽車第三人責任險8月擬漲一成
由於消費意識抬頭,車禍中的和解金也愈來愈高,使得汽車第三人責任險損失率很高,產險業者表示,正研議汽車保險中的第三人責任險費率,預計8月保費可能調漲一成。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表示,各家產險公司精算人員在檢討各種汽車保險相關的商品費率,其中因為汽車的第三人責任險損失率比較高,因此有可能會調漲,但是調漲的幅度因各產險公司精算而定。
依據保險發展中心資料顯示,以30歲男性無理賠記錄來看,每一事故最高理賠四百萬元、每一人理賠二百萬元。若向保險公司直接投保,現在的汽車第三人責任險傷害保費在新台幣一千多至一千一百多元;財損保費則是一千三百多至一千六百多元間。
台幣計價外銷接單 驚見衰退
經濟部7月20日公布6月外銷訂單金額是373.6億美元,年增率降至個位數的9.18%。若以新台幣匯率計算,6月年增率更下修到-2.36%,匯損威力不亞於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期間的情況。
今年上半年外銷訂單金額達2,1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成,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前6月接單亮眼,其中有一個月創下新高、有二個月是次高紀錄。不過,6月接單年增率銳減到個位數,令外界擔憂第三季旺季將不夠旺。
經濟部表示,傳統旺季在第三季,但全球經濟仍飽受歐債危機、美國政府債務與新興市場通膨影響,加上大陸緊縮貨幣政策持續弱化,影響塑化、電機、資通訊產品接單,今年旺季強度將再觀察。
第三季新生力軍加入 刷卡天天降價戰火猛
標榜「天天降價」的加油卡,是許多人用來抗漲的最佳「利器」。第三季的刷卡加油優惠出現明顯變化,除了有新生力軍加入戰局外,還有發卡行祭出每公升天天降2~3元的超級好康。
第三季仍以全國加油站合作伙伴最多,適用範圍遍及14家銀行,基本降價幅度與前季相同。其中,新上市的元大銀行馬自達聯名卡,提供全國、台亞、鯨世界,汽油天天降2元、新戶首刷降3元等福利;其次是國泰世華卡、萬泰御璽卡,都是天天降1.9元;緊接在後的是永豐信用卡的降1.8元。
想要省更多油錢?不妨自己動手加油,降幅至少2元起跳。持卡人前往台亞、鯨世界,並使用晶片信用卡「DIY」自助加油,可享汽油每公升降2元~2.5元的優待,同樣以聯名卡降最多。
中鴻鋼鐵30億油氣管廠 落腳彰濱
中鴻擬投資30.68億元設立的石油氣管(API)廠,決定落腳彰濱工業區,可望於今年底前動工,預計民國102年底前完工投產,規劃年產量為20萬公噸,預期將與燁輝、高興昌等國內鋼管廠,聯手搶攻美國龐大的輸油氣管線市場商機。
中鴻表示,新鋼管廠未來投產後,所需的熱軋原料,將就近向關係企業中龍採購,如有必要,將自日本和歌山運回扁鋼胚原料中,委請中龍代工後,再供應給鋼管廠使用,以協助鋼管廠取得便利的原料。
由於大陸無縫鋼管去年來遭美國課徵高額傾銷稅,被迫停止銷美,中鴻、燁輝等看好未來商機,紛投資設立油氣鋼管廠。
高鐵 台鐵掛保證 不可能追撞
中國溫州發生動車列車追撞慘劇,台鐵和高鐵出面強調,台灣不會發生類似意外。
高鐵列車的自動控制系統,簡稱ATC,只要偵測到前方10公里內有車輛停止,就緊急剎車,保證絕不追撞上去。
速度較慢的台鐵,也設置了類似自動防護系統,簡稱ATP,只要列車間距,小於「閉塞區間」設計的1.8公里以下,或超越紅燈標誌,ATP就啟動緊急煞車,台鐵甚至還多加裝「警醒系統」,預防駕駛員昏迷或睡著。
在落雷頻繁的台灣西部平原,高鐵全線都裝設接地遮蔽線,避雷針,還有接地線,就算列車失去動力,行控中心也會立刻接手,啟動備用電力因應。
而台鐵除了車頂加避雷針,交通號誌更是一但故障,就設定成紅燈,提供足夠預警。